能否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咖啡因?

咖啡 浏览

一、能否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咖啡因?

不行

因为离子交换色谱(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以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树脂上具有固定离子基团及可交换的离子基团。当流动相带着组分电离生成的离子通过固定相时,组分离子与树脂上可交换的离子基团进行可逆变换。根据组分离子对树脂亲合力不同而得到分离。

阳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

式中--表示在固定相上,Kxy和Kzm是交换反应的平衡常数,Z+和X-代表被分析的组分离子。M+和Y-表示树脂上可交换的离子团。

离子交换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阳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

平衡常数K值越大,表示组分的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的相互作用越强。由于不同的物质在溶剂中离解后,对离子交换中心具有不同的亲合力,因此具有不同的平衡常数。亲合力大的,在柱中的停留时间长,具有高的保留值。

依据咖啡因的结构式1,3,7-三甲基黄嘌呤或3,7-二氢-1,3,7三甲基-1H-嘌呤-2,6-二酮,其解离常数很小,不符合离子交换色谱的要求。

二、除高效液相色谱法外,还有哪些可测量咖啡因含量

想要测定化合物的含量,先要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在对其进行特异识别并定量检测,想要达到分离并准确的定量测定,首先考虑的就是色谱分析。对于可溶性非挥发性物质,首选液相色谱,此外就可以考虑气相色谱。

下面提供一个气相-质谱联用的方法,仅供参考,其操作难度、检验成本、准确度、精密度均不如液相色谱法,所以还是建议优先考虑液相色谱。

微量化学-GC/MS法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

作者

王玉飞 (浙江省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宁波,315010)

摘要

目的:用微量化学法探讨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方法,建立了用GC/MS法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茶叶 0.1 g 用水提取后定容到 100 ml,取 1 ml 用乙腈超声提取,加中性氧化铝和无水硫酸镁除去杂质,以峰值最高的碎片离子作为监测离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咖啡因的特征离子分别为67、109、 194;定量离子为194;在实际样品稀释后含量的测定范围内(0.5~20 mg/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加标1.0、5.0、10.0 mg/kg 平均回收率为 96.5%~103.2%,变异系数为 0.6%~2.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准确可靠.

出版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15:818-819

三、怎样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鉴定咖啡因

这个不是很会

但是会其他的 区分水和酒精

物理方法:基于他们的沸点不同

酒精沸点低

水的沸点高

取一定量的两种液体,一种盛在大器皿中,一种盛在小器皿中。并将小器皿悬浮置于大器皿中。接下来,对大器皿进行加热。先沸腾的是酒精。

化学方法:酒精可燃,水是不可燃的

四、复方乙酰水杨酸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原理

实验原理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含有乙酰水杨酸(简称A)、非那西丁(简称P)和咖啡因(简称C)三种主成份。各成份之间性质差异大。乙酰水杨酸为芳酸类药物,具酸性,Ka=3.27×10-4,可用酸量法测定;非那西丁为芳酰胺类药物,具酰胺基,呈中性,但具潜在芳伯氨基,可将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用重氮化法测定;咖啡因为黄嘌呤类生物碱,碱性极弱,Ka=0.7×10-14,不能采用一般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但可将其与碘发生定量沉淀以后,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从而求得咖啡因的含量。因此分别用酸碱中和滴定法、亚硝酸钠法、剩余碘量法测定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和咖啡因的含量。

五、为什么高浓度的咖啡因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会偏低

偏低?你是指浓度曲线不成线性吗?

如果是响应值低的话,就要看看你的检测条件是不是满足咖啡因的检测要求了。

六、解释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的理论基础

反向色谱法中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的差异,将各组分分离后进行检测,并根据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值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转载请注明:甜品网 » 能否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咖啡因?